所以,求职技巧的学习也不是看了一两篇文章、一两本书就觉得都掌握了,更需要不断地去实战,实实在在地投简历、面试,书上的技巧才是自己的。
求职需要坚持不懈,除了练习的意义外,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市场经济给人力资源配置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计划经济年代第一是分配,有企业要招人,主要找的是学校,而不是个人,学校推荐谁去就谁去;第二是送礼托关系,有门路的自己找好单位去上班。计划配置方式的时间成本很低,因为不需要或者不允许双方进行信息交流,也没有挑选和博弈过程。市场的人力资源分配方式可以用“信号理论”来解释,企业有空缺,需要通过招聘渠道(学校的就业中心或者社会人才招聘市场)把信息公开发布出去——等待求职者的反应——求职者把个人资料发送给雇主——雇主根据简历传达的“信号”(专业、个人经历、技能)等进行初级筛选——雇主缩小侯选范围进一步沟通,与此同时求职者也会评估雇主。
与计划经济方式比较,首先是招聘的流程复杂了,需要消耗的时间更长。应届生求职,从雇主发布招聘信息到最终确定录用大概需要两个月(请大家留意这个时间周期)。从发布招聘信息到收集足够多的简历,这个周期大概在一个月,集中处理简历的时间大约需要一周,然后约见应聘者进行面试,面试完全部应聘者到做出处理大约又需要一周到两周,然后再进行第二轮面试,大约又需要一周时间。
第二个变化是,市场经济方式下求职失败或者招聘失败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甚至失败的机率比成功的机率更大。对求职者而言,需要不断重复求职动作才能找到工作。试想一下,如果每投一份简历等待结果出来之后再投第二份,一年也只能进行5次这样的求职动作,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有一份调查显示, 平均投20分简历才能获得一个面试机会,而7-10个面试(不同公司)才能成功获得一个工作机会。简单来说就是投140-200份简历才能成功获得一份工作机会。假设一名学生需要3个工作机会才能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那么就需要投400-600份简历。
当然,这是很机械的算法,只不过是想突出找工作的艰辛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从经验增长还是企业招聘规律的角度,求职应该打“持久战”,这400-600份简历应该分在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投出去才是科学的。
广水人才网(整理编辑) 广水求职网 广水招聘网 www.0722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