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毕业之后,由于苦干加巧干,不到两年就被晋升为一家公司山东某地区的区域主管,负责电话机、传真机的批发。这之后,由于做得不错,被调到一个陌生的市场。前三任经理两年时间来在这个市场做得最高也没有超过15万,因此李平的压力很大。
但李平还是喜欢挑战性的工作。凭着一定的销售经验、良好的人缘及勤奋刻苦,李平到任三个月,月月超过20万,每月收入达5000多元。这样的待遇很快遭到同僚的妒忌和攻击,第二年的工资改革中,李平的工资被砍了三分之一。他心里很不平衡,跟总经理协商不成,便萌生了去意,但一时还没找到理想的地方。这时该不该跳槽?李平一时拿不定注意。
其实,李平的困惑在于他没有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支点。
职业生涯规划有三个支点,就是生存支点、发展支点和兴趣支点。而这三个支点的核心则是:我为什么要工作,或者说,我工作的价值观是什么?
◎立足生存支点
这种支点会把薪酬作为主要导向,换句话说哪儿钱多往哪儿去。如果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有高薪的机会就跳槽,可能在跳来跳去中忽略了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生存支点并没有原则性错误,关键是不能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东西去追求。要知道,比生存更重要的是你的生存能力,保住高薪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提高获得高薪的能力。所以,如果一直以生存为支点来做职业规划,就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会变成工作的工具而丝毫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
◎立足发展支点
这种支点会以自身的进步作为导向,或者说是过程导向(学习导向)。把职业生涯当成自身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过程。即使所从事的职业并不特别喜欢,薪酬也并不特别高,但从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更为重要。这些收获会让你的职业增值,帮助你实现未来事业上的更大成功。
◎立足兴趣支点
这种支点会以快乐作为导向,或者说是感觉导向。职业和工作是自己的乐趣,快乐着并工作着,在职业的进行中享受人生。这种导向的人并不一定在乎眼前的薪酬多少,也不在乎将来能获得什么地位与荣誉,在乎的是能找到喜欢的职业,能享受工作的过程。他们会对工作投入极大热情,忘却疲倦,甚至感到生命变得绚烂多彩。喜欢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兴趣是成功的最大驱动力。
著名银行家克拉斯年轻时始终抱有一个梦想——想管理一家大银行。他曾经做过交易所的职员、木料公司的统计员、簿记员、收帐员、折扣计算员、簿记主任、出纳员、收银员等,在有目的的转换工作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断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在谈到自己早年的职业经历时,他说:“一个人可以有几条不同路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我换工作仅仅是为了每周多赚几块钱,恐怕我的将来早为现在而牺牲了……我之所以换工作,完全是因为现在的岗位、公司或老板无法再给我带来更多的教益了。所以,你必须懂得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所以,有眼光的人应该立足长远,立足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不仅把工作当成挣钱谋生的场所,更要变成我们学习进步、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在工作的过程中,向老板和上司学,向同事学,向客户学,向标杆学,向成功和失败学,不仅要收获绩效,收获薪酬与晋升,更要收获持续获得成功的各种能力。
【案例】义利观决定命运
用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在一家大型IT公司里连升3级,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普通职员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裁的跨越。他就是创造了职场晋升神话的夏雨峰。夏雨峰认为:义利观决定人生命运,“贪小利者,无以成大事”,人生所有的“得”都是建立在“舍”的基础上的。
夏雨峰曾在青鸟做市场专员,那时候,没有人要求加班,但他经常自己给自己加班。有一次,公司派他出差,一连66天不能回家,尽管当时很惦念家人,也完全有条件偷偷跑回北京看看家人,但他没有这么做,逼着自己在外地专心工作。
在回顾自己的职业经历时,夏雨峰说:人生就像下象棋,你总追着一车一卒跑,那你不仅追不上,而且最后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相反,如果你放弃眼前的一颗棋子,从全盘去筹划和打算,那你得到的又岂止是一车一卒呢?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选择决定命运,命运是选择积累的结果,而放弃现在也是一种选择,未来比现在更重要。你要先舍弃自己的利益,给他人带来好处,总有一天你自己也会得到回报的。
广水人才网(整理编辑) www.0722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