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培训我的助理,帮我改PPT.
我给她一份PPT,告诉她要做的地方和要点,然后等她做完了。一起讨论哪些地方不错,哪些需要加强。
采取完全的1对1辅导这种方式。效率不算高,当然效果比较有保证。但还是有点头疼,因为缺乏系统化的培训。
想起在微软的时候,培训我们的实习生,Excel数据分析和报表。
我用了大概20-30分钟,给他讲了如下内容:
1.工作任务(作业)的原始数据
2.期望他达成的结果:一些报表。给他看了报表样例,方便理解
3.容易混淆的关键概念
4.需要学习的在线课程
5.公司Excel相关讨论组和专家,什么问题发到什么地方问
6.如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写出高质量的邮件,如何让别人愿意帮你并且容易帮你
7.如果实在搞不定的,找我
他从来没有找过我,一周之后,给了我期望的结果。
小声说: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些报表该怎么做。
我让他给我演示一遍,于是自己也懂了。
所以今天感叹了一下,工作在一家资源雄厚的公司,还真是不一样。系统化的高质量课程,一流的专家支持。有了这两个条件,我只要带带路,就把小朋友的Excel能力提上一个台阶。
而离开微软之后,很多时候你都得自己动手。
和其他行业其他公司的朋友交流,感觉是,这个世界上像微软这样,对于员工提供丰厚的学习资源的公司,还真是很少很少。
它需要财力,需要老板的意愿,还需要能力。
在微软的经历,让我学到了一件事情:这个世界上,对于员工的能力培养,有两种不同的思维:manage people,还是enable people.
第一种的重点,在于让员工的能力,达到一种给定的状态。例如富士康,招人进来也是有完整的培训的,让你在某一个步骤干什么活,一清二楚。
这一种就像是培养机器人。公司最为看重的不是思考的价值,而是机械的劳动力。
第二类的重点,在于激发员工的能力,让他们可以完成高挑战性的任务和目标,甚至可能在培训的时候,还不知道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这一种,就像是培养特种兵。当你花大价钱去培训一个特种兵的时候,你不一定清楚将来他会具体干什么。但是你知道他要去做高难度的工作。你需要培养他 扎实的基本功,你需要训练他使用各种高技术工具,你需要给他提供一流的支持,你需要考验他在各种模拟场景下,分析问题、思考和快速行动的能力。所有这些才 能帮助他接收任务的时候,应对自如。
微软的文化,总体来说是第二种。它更倾向于enable people,而不是单纯的manage people.尽管在我的感觉里,它越来越像这个方向靠齐。
最近在设计销售培训的时候,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你可以把一个培训,设计为关注manage people;也可以把重点放在enable people上。
如果是前者,培训会更关注:
- 给定的流程和步骤;
- 给定的场景;
- 可控可预期的结果;
如果后者,培训会更关注:
- 销售领域核心的法则与方法;
- 提供支持性的工具;
- 一个鼓励每个人追求卓越的环境。
我喜欢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