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重的旱情,有这样一群人活跃在田间地头,与百姓一起打井找水,与群众一道淘凼抽水,就是为了让百姓有水吃,良田有水救,农民有粮收。这群人就是由"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的“三万”工作队转换而成的抗旱帮扶工作队。
8月20日起,市直、各区市县"三万"工作队深入到抗旱救灾的一线,带着保饮水、保口粮、保稳定的要求,与全市百姓战斗在一起,共抗天旱。短短的20多天,他们尽己所能,为百姓筹资金、找水源,被称之为群众的贴心人。
602个工作队帮扶942个村
行走在乡村,总会碰到几位与农民朋友不一样打扮的人,他们和村干部一起商讨找水保粮之策。
在全市"生产自救、灾后帮扶"大行动启动后,全市602个"三万"工作队全部转换为抗旱工作队,2000多名工作队员深入到全市942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工作队帮扶一个村,最多的帮扶三个村,实现了全市全覆盖。
工作队带着感情,突出重点,千方百计确保饮水安全,分类指导生产自救,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市委书记刘晓鸣及市"四大家"领导带头进村入户,访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所需,询问百姓所急。各区市县领导、市委办、政府办、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国税、住建委、发改委、交通局等大批领导也纷纷带着资金、带着政策、带着物资来到驻点村,帮扶抗旱救灾。
他们的到来,激发了百姓抗旱的激情。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众志成城,抗旱救灾,从旱魔手中、虫口之中夺粮,向地下、天上要水,确保人畜饮水,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2000多万元汇聚支持力量
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时间,全市领导干部和群众心系着抗旱救灾,党员干部带头,市级干部1000元、处级干部500元、科级干部400元、一般干部200元,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献出爱心,增添了一份份希望。
市委组织部34名党员干部职工捐款1.04万元,市地税局组织机关干部捐款3.65万元,市农业局为两个驻点村筹集到生产自救资金10万余元,市规划局、质监局、商务局、人社局……这一笔笔捐款、资金就像一股股清泉,流到了田间地头,流到了井边、凼里,流到了老百姓的心里。
据悉,全市党员干部捐款360多万元,602个抗旱工作队共筹资1500多万元,帮助驻点村打井、购买设备、提水等,为老百姓解决饮水难题,指导群众改种补种。
在“三万”工作队的带动下,社会力量也投入到这场战斗中来。青岛啤酒组织员工捐款7000多元,航天双龙联合炎帝论坛为灾区送水,随州长佳蔬菜公司支援现金6万元用于村民抗旱等等,竭尽所能帮扶灾区、困难群众。截至目前,社会力量共捐资捐物2000多万元。
1万余口井引来生命水
连续的干旱,造成全市70%以上的堰塘干涸、河流断流,大部分水库达到了死水位,全市60余万人饮水困难。
把保障群众生活用水放在第一位,这是随州市主要领导多次在抗旱救灾相关会议上的要求。“三万”工作队进村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村里找到水源,打井取水,全面实现为驻点村每个组打一口“当家井”,让百姓有干净的水吃。
市委办国税局投入10多万元帮扶驻点村打了一口135米深的水井,解决了全村859户3169人的饮用水供应。市质监局投入4万多元帮扶驻点村每个组打一口井,市人社局帮扶建大型泵站1座调度用水,市财政局筹资12万元修建小型泵站和水坝各2座,保障了人畜饮水……
截至9月10日,全市共打井10083口,其中8月以来打井6496口,缓解饮水困难群众50余万人。同时,几轮喜雨的降下,我市新增蓄水5100万方,基本上实现了人人有水喝。
不仅如此,“三万”工作队还根据驻点村的实际,帮助村民算好季节时间帐,抢抓下雨的墒情,分类指导绝收的田块改种、抢种,全力保障百姓的口粮。截至9月10日,全市完成改种补种25.3万亩,让农民在大灾之年损失降到最低。
大旱之年显真情,众多无名的“三万”工作队成员汇成一股暖流,润泽了随州人民的嘴唇和土地,更暖了随州人民的心;他们拧成了一股绳,紧紧地拉住随州人民的手,共同期盼着秋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