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卫生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居民健康卡。我省武汉市、鄂州市、同济医院成为全国居民健康卡建设的试点地区和试点大型医疗机构,并在全国率先提出“银医合作”的湖北模式。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化平台,未来居民持卡可在省内任何一家医院实现自助机自助挂号、自助充值等跨地区、跨机构的就医及费用结算,最终将应用扩展到全国范围,实现看病“一卡通”。
陈竺在首发式上指出,居民健康卡建设是卫生改革“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德政工程,是卫生信息化直接服务城乡居民,连结医务人员与人民群众的“连心卡”,对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控制医药费用,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及为群众提供连续、高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同济医院这样的大型医疗机构率先发行和应用居民健康卡,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他强调,湖北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支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完善领导机制,强化标准和规范,确保居民健康卡标准统一、安全可靠,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深化医改及卫生信息化发展成果。
市民看病有望“一卡通全国”
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晓祥:居民健康卡将集社保卡、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于一身,记录一个人的所有医疗信息。拿着健康卡,可以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和信息共享;该卡激活后,跟普通的银行储值卡无异,可以用卡直接交费,省去了排队等候的时间,保证资金安全;持卡结算只需要支付个人自付费用部分,省去了报销的麻烦;跨省医疗的患者,可以凭卡到本地相关机构办理报销手续;患者持卡在医院诊为高血压等纳入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疾病时,社区卫生服务站将自动获得信息并提供服务。
我省居民健康卡分四个阶段推进:首先以同济医院为应用试点;第二阶段在武汉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推广;第三阶段在武汉市其他医院和鄂州市中心医院推广;第四阶段将扩大至全省其他城市和医院。预计三年内我省居民持卡比例将达到70%,并实现新农合参合农民一人一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