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月底,由人社部统一规划、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社会保障卡,全国持卡人数已突破5亿。人社部13日宣布,在全国23个省份已支持省内异地就医持卡结算的基础上,下一步还将推进全国跨省异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
【社保卡现状】
23省份可省内异地结算
据介绍,社会保障卡从1999年开始进行总体规划,历经14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持卡人数已达到5.09亿。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份发行了社会保障卡,其中22个省份实现了所辖地市全部发卡。发卡人群已按照“覆盖全民”的要求,从城镇职工扩展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目前,社会保障卡广泛支持持卡就医即时结算,全国23个省份已通过省级异地就医平台或省级集中业务系统支持省内异地就医持卡结算。同时,在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就业服务等业务中,社会保障卡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人社部规划】
跨省结算 实现一卡通
据了解,下一步,社会保障卡将加大发行力度,拓展应用领域,力争2015年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达到8亿张,覆盖60%人口”的目标。社会保障卡将普遍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业务领域以及政府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并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达到10亿张,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人手一卡。
同时,社会保障卡还要拓展应用地区,实现地域“一卡通”。建立社会保障卡跨地区接入制度,在全面实现省内异地持卡就医结算的基础上,推进全国跨省异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
【破解审核难】
可设国家数据交换中心
记者13日从某省级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地区已经全部实现了省内持卡就医即时结算,对于符合规定的参保者,也可以在外省市指定医院异地就医,但只能采取个人全额缴费,定期回来报销的模式。目前,该地区人社部门尚未与外省市实现跨省异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
据透露,目前跨省异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的一大难点是,不少地区医保和医院系统采用的软硬件和安全体系都不同。
这位负责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考虑设立一个统一的医保数据交换管理中心,各地均与该中心联网,由该中心负责一部分数据转换、系统安全和审核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为跨省异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的推进增速。
专家支招异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
No.1首先实现基金省级统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介绍,有调查显示,仅以新农合为例,有30%的人可能有异地就医的需求,按全国新农合参保人数已经突破8亿来算,涉及2亿多人,再加上部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中的部分老年人也有这个需求,总数非常巨大。
她认为,先实现基金省级统筹是很必要的,因为异地就医持卡结算的推行,会使一些地区基金支出压力骤然增大。只有先实现基金省级统筹,使得资金有了兜底机制,才能放心地推广异地就医持卡结算。
No.2增加基层医院报销比例
对于异地持卡就医的推行,李玲提醒还要注意可能加剧大城市和大医院人满为患,使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导致就医难更为突出的问题。
李玲建议,首先应尽快将新农合、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整合起来,使基金能够统筹使用。同时,加大社区医院和一二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和医保用药品种,增加参保者对于基层卫生机构的黏性。相应的,要建立更为严格、有序的转诊制度。对于基层医院可治疗的小病,不能随便转诊至三甲大医院,特别是不能随便异地转诊至三甲大医院。对于违规转诊的不予报销相关费用。
No.3各地报销标准实现统一
目前在异地就医中,还存在各地报销标准、药品不尽相同的情况,有些医生可能为异地就医开出回去不能报销或自费比例高的药品。对此李玲分析,需要先实现医保省一级的统筹,然后将各地报销标准、药品的标准尽量统一或者接近,并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才能逐渐减少这方面问题的发生。
广水人才网(编辑小木搜集整理) 广水求职网 广水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