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0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进入职场,如何留住他们,一直是各企业头疼的问题。上周六,在丁字桥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多家企业打出“乡情牌”,主要招聘籍贯在工作所在地的大学生,希望降低离职率。
据市大中专毕业生办公室发布的数据,仅在发展前景、工资待遇还算不错的东湖高新区173家企业中,应届毕业生在半年内的离职率就高达32%,而在一些省内城市及省外非省会城市,这种离职率更高。内蒙赤峰市一家机械设备公司的人事经理刘欣称,公司想改善员工结构,前几年曾特意在武汉分批招聘了10多名湖北籍大学生,但到目前仅剩两人,“他们因已在当地成家,不然估计也留不住”。
为此,北京一家高温材料上市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在招聘启事上就专门对多个技术岗位注明河南生源优先,“我们在洛阳有基地,总公司也有很多河南籍员工,所以原籍大学生能更快适应环境,稳定性也会好一些”。与他们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一家来自天津的海事服务公司,该公司招聘负责人彭小姐称,希望在武汉多招一些河北、天津等地的学生,“我们的无线电操作员待遇很高、压力也不大,但就是很单调,过年过节也可能不休息,如果员工离家太远、思乡情切,难免影响工作,造成离职,当地籍贯学生最好”。
据市毕办去年的统计,武汉地区高校应届大学生中,回原籍就业的毕业生呈明显上升趋势。除经济相对发达的华东、华南区域有超过一半都回生源地就业外,华北、西南、西北等地也有超过三成回原籍找工作。省人才市场招聘部部长金海东认为,目前沿海一些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对人才出现了挤出效应,而中西部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工资待遇提升速度近年来又大幅加快,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对多数,毕业生回原籍既可降低生存压力、还可照顾家庭,这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有好处。
来源:广水人才网(www.0722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