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中途开溜
近日,汉口彭先生联系某家政打扫新房,对方表示需要17个工时。当天该公司一共派了3名男员工干到下午5点半。中途彭先生外出办事回来时,发现3名男子早已不知去向,但房子卫生只做了三分之一。对方称“还要二十几个工时”。后在工商介入下该公司同意“之前做的那次算11个工时,剩下的保证10个工时做好。”
武汉工商人士称,做8个工时报10个、明明来了两人说三人、磨洋工等现象。没标准,令调解也很困难。
办卡接活 交钱变脸
今年1月,汉口代女士联系小区附近一家家政。该公司称得先办年卡,最便宜的一年2000元。于是,她当场付2000元办了一张服务卡。随后,两名男子上门服务将房子打扫了个遍,但验收时,她发现:“家具还有灰尘、地没拖干净、窗子一干就花了……”。
后来再请,对方称要提前预约。后来承诺时间却迟迟不见人来。代女士要求退卡。工商所调解时双方争吵激烈。
我省起草全国标准
“家政服务究竟该怎么做?户主说做的不干净,保洁员却说不错了;究竟做多少活才算一个工时?”省标准化研究院相关人士称,将把擦地板、窗户等这些看似无规范可依的项目,进行量化,使用什么抹布、擦几次、使用什么牌子的地板蜡等,都有标准,一些项目的动作就像“做体操”,让家政服务不能偷懒,保证质量。同时,加强家政服务信息平台硬件建设,根治“一个塑料桶一块抹布就做起家政”的不规范行为,对育儿和养老保姆等,或将考虑引进摄像头等,保证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