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看看,每一个周末假日,你究竟都是如何度过的呢?是否睡觉睡到中午、无所事事地到处闲晃,打开电视节目一台换过一台,然后和朋友出去喝酒到天亮?又或者根本不记得自己做过些什么,等到准备要上班的前一晚,才开始抱怨,“假期好短,感觉都没休息到,什么事也都没做!”《fun假就有fun人生》作者大田正文指出,包括周休日和法定假日,其实一整年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放假,只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经意地挥霍而不自知。然而,大田指出,正是这些“完全自由”的休假时间,才能让我们有机会从事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专长,甚至扩展公司外的人脉关系,使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更加丰富。
想要拥有充实的假日、提升休假质量,不妨参考广水人才网编辑小木整理出的4项做法,有策略地运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打造更美好、更有意义的人生。
学会在“假日早起”,获得完整时间:
“平常没睡饱,放假就要补回来”是许多人周末赖床的借口。但如果能在假日早起,就能获得更长、更完整的时间,不再发生“放假什么都没做”的懊悔。试着在休假日安排“会让人兴奋”的行程,就像小学生在远足当天早上,都会自动自发地起床一样,只要事先设定自己会开心期待的计划,就能提高假日早起的可能性。
找出自己喜欢的事,培养专长:
大田提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才符合“休活”的意义。所谓“休活”是指运用假日发展专长,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也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而唯有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才容易把“休活”经营得长久,并获得成就感。不过,如果你困惑于“一时间还想不到自己喜欢什么”,不妨试着自问:“曾经让我废寝忘食地投入的事情是什么呢?”或许线索就藏在这些回忆之中。
加入社群团体,发展个人独特性:
除了公司和家之外,每个人都应该有个“第三空间”,能够自在地进行自己的嗜好。例如热爱读书的人可以加入读书会,与他人相互交流,提升个人的视野,让人生充满更多可能性。一般来说,社群团体的成员可能为数众多,若想让自己脱颖而出,可思考自身的蓝海策略。其中一个方法是“将两项以上自己喜欢的事物相乘”,比方说喜欢读书的人很多,喜欢织围巾的人也很多,但同时喜欢这两项的人可能就不多。如此,在读书会里,你就能以“会织围巾”这个特质让人印象深刻。
要持续半年,也要提升质量:
大田观察,若要感受到“休活”带来的具体效果,或是打入社群团体、成功获取成员的信任,至少必须持续半年以上。然而他也强调,并不是到了半年的“量”,就一定会有成果,更重要是每一次休活的“质”。即使只能抽出一个小时做自己的事,但全力以赴,也绝对比漫不经心地做上两小时强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