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桂花树枝繁叶茂,一片片荷叶清香四溢,一台台机械平整地基,数十名工人正忙碌地安装供水管道……6月24日,笔者慕名来到广水市杨寨镇丁湾村万家湾的“琳沄生态农庄”。 庄主丁云林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业之路:
搏 击 商 海
丁云林出生在丁湾村万家湾一个农民家庭。1991年高考仅以5分之差落榜,本想复读一年重圆大学梦,但因家庭贫困最终未能再进校园,懂事的他回到家里帮父母打理农活。
1992年春节过后,19岁的丁云林和其他农家孩子一样,怀着外出打工挣钱的梦想,只身来到武汉,在一家水电安装公司当学徒。凭着年轻人的坚韧性格和勤奋好学,很快就出类拔萃。短短三年,他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业务技术骨干,月收入也由起初的300元增长到3000多元。尽管公司各种待遇优厚,工资也涨了10多倍,但他认为靠打工是难以出人头地的。
1996年初,丁云林辞去了原来的工作,筹资200多万元,另起灶炉建起了自己的水电安装公司,员工由当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人。“以诚实赢得客户,靠诚信赢得市场”,正是恪守这一理念,公司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业务迅速挤进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光谷产业园等高校和知名企业水电安装市场,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2012年春节,他得知家乡部分土地因无人耕种而抛荒,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让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丁云林苦苦思索、反复考证、寻找回乡创业方向。
梦 圆 农 庄
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三农”投入不断加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求自然田园生活已成为新时尚。丁云林看准农村创业好时机,他决定回到家乡建设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然而,他回乡创业的打算受到亲朋好友、特别是妻子的极力劝阻,认为别人都想方设法到城市发展,如今事业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却要回到农村建什么农庄!面对亲朋相劝,丁云林并没有改变主意,而是执着耐心地做说服工作。最终他的理想得到亲朋的理解和村党支部书记丁尧池的支持。
今年2月初,丁云林注册成立了“琳沄生态农庄”。为了流转连片的低产田和坡岗地,丁湾村“两委”适时召开村民座谈会,挨家挨户讲政策、算细帐,动员村民依法流转土地。在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及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农庄顺利承包了320亩土地,并与29个农户签订了30年的流转合同。
土地接转后,丁云林请来华中科技大学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农庄进行规划设计;还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林业研究所专家现场指导。确定了“农庄”以栽种桂花树和玫瑰花茶为主导产业,同时开发四季水果、特产养殖等项目,建成一个生态、绿色、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庄。
思路明确后,丁云林迅速着手基地开发,至6月中旬,农庄共投资1120万元,开发“双低”田90亩,栽种优质莲藕1.8万斤,投放良种泥鳅、刀鱼、黄鳝等水产品2500公斤,开挖山场200亩,栽种桂花树1万株、订购玫瑰花茶种苗10万株、四季果树苗1万株,建成272米深水井1口,安装PPR主管道5166米,搭建围墙8200米,占地5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和1000平方米餐饮、住宿楼正在建设之中。
播 种 幸 福
回报父老乡亲是丁云林的从小志向。他说:“身为农家子弟,建造农庄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幸福舒坦的日子。”农庄将土地流转,不仅为“抛荒”农户带来了收益,也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担心“荒田”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为留守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目前,农庄已聘用员工28名,从事生产管理,月收入2000多元,真正让他们离土不离乡,做产业工人。
丁云林把乡亲的利益放在首位。万家湾的29户人家常年为饮水发愁,他投资50万元,打水井、装管道,为村民安装自来水。万家湾至通村公路仍有1公里土路人难走、车难行,他出资15 万元,扩宽硬化这条“泥泞小路”;与此同时,他还承诺将对万家湾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免费集中供养……
思路决定出路。在谈到庄园今后的发展方向时,丁云林告诉笔者,计划投资2000万元,通过两年的努力,形成常年有花、四季有果、鸡鸭成群,绿树成荫的格局,集山水园林、自然风光、农耕体验、餐饮娱乐和休闲观光为一体,让村民和游客们在庄园里尽享自然生态之乐!
广水人才网(编辑小木整理) 广水求职网 广水招聘网 www.0722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