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战斗的核心,几乎没有一家企业不谈团队,好象团队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灵丹妙药,只要抓紧团队建设就能有锦锈前程了。团队是个好东西,但怎样的团队才算一个好团队,怎样才能运作好一个团队呢?
却是许多企业管理者不甚了然的,于是在企业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弊病,例如从理论著作中生搬硬套到团队运作里面,是很难产生好团队的。任何理念都不能执着,执着生僵化,就会蜕变为形式主义,后果很糟糕。在如今企业管理者热火朝天进行的团队建设中就存在这个问题,将团队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至上准则是不恰当的,是不符合多元化的现实状况的。 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怎样管理员工?
谭小芳老师认为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要给员工创造一个充分利用自己的个性将工作干得最好的条件。不一定什么都要团队化,太死板了。虽然现在的企业也都提倡创新,但如果管理者过分强调团队精神,则员工的创新精神必然受到压抑。
压抑个性就是压抑创新,没有个性哪来的创新?说得极端一点,企业管理者要谨防团队建设法西斯化。团队是需要的,企业管理者在团队建设的同时要遵循一个原则,不能压抑员工的个性。在团队内部,企业管理者要给员工充分的自由,少说几句少数服从多数,要知道,聪明的人在世界上还就占少数。
基本上做管理的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团队氛围。好的团队氛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士气,提升团队凝聚力,甚至在困难面前,在个人利益面前,在矛盾面前,团队成员会为了大目标而暂时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当然付出一定要有回报)而团队的领导,公司的领导,也会因了自己的团队有好的氛围和凝聚力而使得管理变的简单而高效——更容易实现以结果为导向。做为一个团队的领导,如何能够打造出一个好的团队氛围?谭老师表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总结以下几条:
1、坦诚。团队的基础是信任,那么如何才能让团队成员间彼此信任?如何才能让他们信任你?领导的坦诚是必须的。以前很多人会说要求一碗水端平,但是在我看来,要求一碗水端平的时候,就已经没端平了。对于一个有着良好沟通,成员坦诚相待的团队来说,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
2、肯定。每个人做一些事,都因为会受到组织的压力而采取对组织有利的行为——除非他自己要离开团队。所以团队的领导应及时的肯定团队成员的有效行为,以期使得此种行为能够长久。并使此种肯定彼此行为的文化保留下来,发展开去,在团队成员彼此间形成。这样的好处一来有利于加强团队成员的感情和凝聚力,二来有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自信心,提高团队战斗力。
3、以身做则。要有自己的理念和明确的目标。这一条是增加领导个人的领导力的,以此来影响他人,具体效果如何还在实践中,等有了更深的体会再和大家分享。
企业管理者应该解放思想,要有多元化的思维。不同的企业,团队的性质也不一样。要量体裁衣建设符合企业内在要求的团队,要灵活变化,别搞一刀切。如果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那你可以建设一支高度纪律性组织性的团队。如果该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那就要以自由主义来管理员工了,建立一支人尽其才的团队是最重要的。
严格说算不上是团队,也没必要强调团队,更注重的应该是员工的个人创造力,千万别让团队束缚住员工的头脑,当然应该有的纪律和合作也是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既有创造型员工也有操作型员工,那可将团队建设重点放到操作型员工身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越聪明的人越倾向个人主义,这个情况,企业管理者要注意有的放矢。现代团队必须是非常有活力、有激情同时又有向心力、有限属技能的团队:
一、目标管理:首先、团队目标一定要明确、要数字化、有计划有步骤、有时间限制。团队目标是团队主管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通过团队拼搏能完成的目标。以一个长期目标为导向,以不同时期的短期目标为实战任务,短期目标的总合要大于长期目标的20%,长期目标才能完成。
二、技能培训
对于有经验的员工进入公司,首先要对其进行心态调整,最重要的是在监督过程中及时找到这人的技能不足之处,助其提高业绩,他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带动其他人工作。对于无经验的员工、他们很听话先摆正心态再详细培训沟通技能,包括产品知识、与其它同类产品对比的优势、卖点,最重要的是跟客户沟通的话术、语气及肢体动作,并且亲自带动新员工拜访客户、助其签单,让他感觉这工作也不是那么难。
三、团队凝聚力的营造
团队首先要调节情绪达到巅峰状态,每个人都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每天都要开晨会15分钟;其次、始终相信队员能够成功,经常以成功的字眼,肯定的语气负相交流;第三、主管要将自己树为标兵;第四、主管要帮助员工完成目标;第五、要将目标作为团队的使命;第六、团队领导要有将所有员工劲往一处使的号召力。
四、奖罚分明
所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制定一个让个别员工拼命就能完成的最高个人目标奖,再下设两个二等奖。有完成奖项目标的马上公开颁奖,最好是当众现金发奖,并让获奖员工激情发言。人最大的特点是逃离痛苦。
制定一个末尾淘汰制,形成向前可得丰厚的奖励,后必须逃离失去痛苦的竞争机制。最后是员工间要经常召开员工成功案例技能交流会,让成功员工将成功的经验及话术教给大家、并在公众面前许下承诺、只好更加努力,也能让后进员工学到经验,让后进员工知道成功并不难。
团队管理乃是运用成员专长,鼓励成员参与及相互合作,致力于组织发展,所以可说是合作式管理(collaborative management),亦是一种参与式管理(par-ticipative management)。随著组织工作复杂性日益增多,很多工作实难靠个人独立完成,必须有赖于团队合作才能发挥力量。
所以团队管理有时代需求性,成功组织建立各种不同功能性的团队管理(cross- func-tional team management)。因此,组织若能善用团队管理,对于激发成员潜能、协助问题解决、增进成员组织认同、提升组织效率与效能,具有一定的功能。谭老师提出企业管理团队最重要的三个素质:
第一是忠诚,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忠诚于企业,忠诚于职业影响员工忠诚奉献的关键问题有如下几个:员工是否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他们能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功?能否明确他们的职责?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1、公司要有自己的梦想、愿景,说得更高一些,是要有“企业信仰”。2.二、要用实际行动及各种规章制度让员工有稳定感,这是企业暗含的承诺。三、善待员工。四、想办法提高员工“不忠诚”的代价。五、认真选拔员工。六、管理者多陶冶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二是专业,每个成员都要有各自专业能力,并由不同专业组成。如今的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都必须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去生存,去求得发展。专业能力,无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书本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实践了。
实践一方面是自我的学习,自我的摸索,另外就是向别人学习。作为公司,应该倡导“专业”的文化,培训专业的人才,尊重专业人才的专业意见。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准确的讲,应该是专业人才的竞争。
一个专业的人才,需要理论的知识(书本知识),更需要实践的训练,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才能真正培养出专业的人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用心去工作十余年,也才能算是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
作为每个人,专业能力是我们生存之本。中国经济,这三十年来,都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对于人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只要我们对工作不挑不捡,有一份工作并不困难。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的上去感受就业的残酷,企业裁员的残酷。
但中国经济总有调整的时候,企业会倒闭,员工会被裁减,将会是一种常态。失业,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工作可以失去,但我们不能没有专业能力。失去专业能力,就失去了我们生存之技。
第三是敬业,坚持吃苦耐劳,敬业精神是事业成功的根基。敬业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所有的能力只有通过敬业才能体现出来!敬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最少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团队融合”与技能缺陷问题!有很多新人,到了一个单位,觉得自己融不进团队,因为其它的人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既没有人安排他做事,也没有人乐意主动来带他!
但是当新人非常敬业的时候,去的早、走的晚上,在班儿上工作勤快就会引起他人的重视,而且当你敬业的时候,其它的同事会认为你能够帮他人做事,可以塑造,于是又工作也乐意安排你去做,并乐意教你怎么去做!
另外一个问题是,敬业可以解决“技能缺陷”的问题,技术熟练的人1个小时可以解决的问题非熟练工可能要做几个小时才能做完,但是技术的熟练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非熟练工通过自己的敬业也可以达到与熟练工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