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总裁柳传志40岁开始创业,用20年时间实现了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创业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一家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让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联想总裁柳传志那样成功。联想总裁柳传志以其亲身经历告诉青年人,创业成功所必需的要素其实并不多。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并存,提倡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每一个创业者都有成功的可能。
联想集团在20岁生日时,做出并购IBM(PC)业务的冲天之举,实现了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大跨越。2006年3月联想成为都灵冬奥会的赞助商,在国际市场叫响了中国计算机品牌。8月,又爆出戴尔亚太区的四位高管投入联想的火辣新闻。联想集团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步子越来越大。联想控股所属的其它四个子公司,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在多领域、跨国经营方面也蜚声中外,与联想集团成为五朵并蒂莲让世界瞩目。
联想这家创建于1984年11月,当时只有11人的小公司,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向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我们知道,这得益于联想总裁柳传志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把年轻管理者推向第一线的人才战略。现在,许多联想青年人担负起高层管理的重任,在IT服务、投资领域、房地产经营方面再显不凡身手。联想是中国人的骄傲,是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成功典范。针对联想超前的人才战略,我探讨了联想总裁柳传志在培养年轻一代掌门人时的几个重要举措。
联想控股现在有五个子公司,每个公司执掌帅印的都是年轻一代。杨元庆、郭为、朱立南、陈国栋、赵令欢被称为联想少帅,也有媒体把他们驰骋商场的作为称作“五子登科”,在我看来他们更像联想的五根顶梁柱。这种局面的形成是联想总裁柳传志慧眼识才,培养、指导、大胆启用年轻人形成的一种强大的管理阵容。
联想总裁:给年轻人一个舞台
1992年,信息产业领域打开了国门,也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将批文去掉,关税大幅度降低,外国企业的电脑大量涌入中国,像IBM、康柏等等这些厂家全进来了,一下子推动了中国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但是,对国内PC厂家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当时可以说是溃不成军,联想在1993年第一次没有完成任务。
1994年年初,联想总裁柳传志组织联想开了三个月的会,认真讨论未来到底怎么做的问题。研究联想到底还能不能在中国计算机这一行做下去?跟人家比有没有优势?在资金、技术水准、管理、人力资源,全居于劣势的情况下,这个仗打得还是打不得?当时有人提出,实在做不出自己的品牌呢,干脆我们就做代理算了。但是研究的结果是,联想坚决要打这个仗,他们认为自己的优势主要就在本土化方面。那年,他们把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彻底做了调整,一项项的进行检查,然后换了29岁的年轻人杨元庆来担任这个部门的负责人。
联想总裁柳传志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从1994年起,联想几乎每年都按100%的速度在增长,说明在当时把年轻人推到领导岗位这个做法成功了。联想总裁柳传志说:“可以说1994年我们成功跨越了一个坎儿。”
针对这一转折,有人在问杨元庆对联想的贡献时,杨元庆避开实际业绩不谈,却说是“树立起了联想老一辈开拓者对年轻人的信任和信誉”。针对杨元庆的这一说法,联想总裁柳传志解释说,作为老一代创业者,我和其他人一样对年轻人不是很放心,但是1993年在市场上的失利,让我充分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在联想打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创业梯队的知识结构陈旧,对市场变化反映迟钝,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如年轻人了,潜在着“老马可能拉不动大车”的危机,必须大胆启用年轻人。我找到了当时集团CAD部总经理、年方29岁的杨元庆,告诉他联想将有重大的改变,希望他以公司为重,放弃出国的念头。
1994年3月,杨元庆出任联想微机部总经理。两年之后,领导联想微机在1996年首次勇夺第一,一举打破了国内微机市场多年以来被国外品牌占据第一的局面。年轻人的成功,不仅赢得了联想老一代创业者的信任,更让联想总裁柳传志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实面前没有什么比企业的希望更重要,更让整个团队精神振奋,给年轻人一个舞台、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会大有作为。后来,联想总裁柳传志专门成立了总裁办公室,目的就是把一些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有潜力的人才集中起来。一方面进行训练与选拔,一方面让这些年轻人在工作中加强合作与协调,把他们培养成联想的中坚力量。
20,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合页供货商!004年,联想集团在联想总裁柳传志协助下,杨元庆并购IBM(PC)业务,2005年顺利完成了并购与调整,使联想真正跨入了国际竞争的行列,体现了年轻一代联想人的胆识和勇气。虽然国际市场暂时还处于整合阶段,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联想的国际化战略似乎成为了该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的诱因。全国人大代表、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联想总裁柳传志又回顾了一次“危机之旅”。
昨日,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联想总裁柳传志似乎清瘦了些,头上的白发多了点,声音略显嘶哑。据他介绍,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门以前,营业额是30亿美元,利润是1.48亿美元,并购后,营业额最高点一度达到169亿美元,利润最高点也达到了4.8亿美元,但“一场金融危机来了以后,联想亏损了2.26亿美元”。
分析联想亏损的直接原因,联想总裁柳传志说:“IBM个人电脑部门在国际上的业务主要是大客户业务,而金融危机主要冲击大客户。”
自去年联想总裁柳传志回归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位置后,联想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目前实现了扭亏为盈。“实际上是保住中国市场,抢占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在欧美采取守势。”联想总裁柳传志说。
同样是金融危机,联想为了配合市场需求收缩国际战略,而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却逆市向国际扩张。这家集中发展物联网业务的公司趁金融危机剥离了制造业,随后大胆“走出去”。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成立新大陆北美公司、新大陆荷兰公司,甚至成为大陆第一家赴台投资企业。
“借着国际化,我们增加了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自己的点。这是我们产业升级的一个举措。”身穿红色外套的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看起来气色上佳。发展物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似乎也提振了她的信心。
昨日,发布会结束后,忙碌的联想总裁柳传志在新闻中心走廊上接受了《国际金融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有两项消息得到了证实:一个是联想确实入股了中银国际,进一步深入金融业;另一个是联想将推出一款手机化电脑,加入越来越复杂的便携式电脑大战。艰难度过金融危机的联想,是否能在两线都取得好成绩?或许明年两会时,联想总裁柳传志可以给出答案。
广水人才网整理编辑 广水求职网 广水招聘网 www.0722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