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戴尔·卡耐基在其《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的一个故事,我看了简直终生难忘──
我最近在纽约参加了一个宴会,其中一位宾客──一个获得遗产的妇人,急于想留给每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她浪费了许多金钱在黑绍皮大衣、钻石和珍珠上面。但是,她对自己的面孔,却没有下过什么功夫。她的表情看起来尖酸、刻薄、自私。她没有发现世上每一个男人都知道的常识──一个女人脸上的表情,远比她身上所有华贵的服饰都更加重要。
朋友,卡耐基这故事讲得多让人难忘啊!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不仅告诉了我们“一个女人脸上的表情,远比她身上所有华贵的服饰都更加重要。”而且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比她的外貌形象常常更为重要。
而实际情况难道不正是如此吗?试想,如果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浑身珠光宝气,却对你冷淡、傲视的女人,那你将是一种什么感觉?你肯定对其不会有任何好感,她身上所有华贵的服饰、甚至包括她看似光洁的肌肤、如画的五官、姣好的身材对你而言,都几乎一文不值;既然如此,其在你心中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
可如果站在你面前的不是那样的女人,而是朱自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女人,那你又将是一种什么感觉?──
女人有她温柔的空气,如听萧声,如嗅玫瑰,如蜜似水,如烟似雾,笼罩着我们;她的一举步,一掠发,一转眼,都如蜜在流,水在荡;女人们的微笑,是半开的花朵,里面流溢着诗和画,还有无声的音乐。
朋友,朱自清笔下的女人充满了何等的诗情画意啊!与上面那位身穿黑貂皮大衣的女人相比,谁美谁丑,谁让人喜欢,谁让人讨厌,是不是再清楚不过了?!也许正因为此,当年创业时的老希尔顿说:“我宁肯挑选有着灿烂微笑的高中女生,也不愿意要有着一副‘扑克牌面孔’的女博士。”此话说得多智慧啊!
因此朋友,当我们谈到美、谈到形象,我们千方不要疏忽了自己的气质之美。而相对于形象之美,气质之美一定后天的成分更多,我们更可以主动去把握,而它的魅力也一定更持久、更芬芳、更让人感到温馨、亲切、可爱,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