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海归创业的政策和软环境日趋完善,但很多年轻的海归急于创业却以失败收场。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鸿波就曾提到:“清华科技园做孵化器十几年,我见过了很多创业者和企业失败的案例。”
在快速的都市生活中,一些人开始关注“慢生活”。慢,并不是单纯放慢速度和拖延时间,而是提醒人们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生活得更加细致。
在世界的各个领域和层次,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慢生活”。海归有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他们对多元文化有较强的包容性,较容易接受一些新的理念。“慢生活”被一些海归因时而宜地引入了创业理念。不急着创业,把握适当的创业时机、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慢着创业,他们欣赏人生路上的别样风景。
慢慢来,找准时机
海归创业要把握适当的创业时机。慢是快的基础,放慢速度是为了不断思考,快速找准自己的定位。
麦可思公司是专业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王伯庆常常自嘲,说自己是中国信息产业岁数最大的创业人。他之所以在52岁的时候决定回国在高等教育管理咨询方面创业,正是因为他看准了时机。王伯庆一直很关注教育和就业问题,他注意到美国的咨询公司开始对本国的大学提供就业跟踪研究服务,调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大学可以根据这个调查结果来调整本校的专业结构,改进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
2006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显著。王伯庆认识到此时是创办高校教育管理咨询公司的好时机。他用最新的科学方法和自己多年积累的就业研究经验,深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创办了麦可思公司。
对于创业时机,刘劲柏认为,并不存在绝对成熟的时机。大部分的创业者是因为一两个比较好的启动项目而开始了创业。“好的启动项目只能保证公司一两年的存活,关键是有志回国创业的海归自身要具备足够的商业嗅觉和管理公司的能力。”
信息来源:广水人才网(www.0722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