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水人才网,广水人才市场 > 广水最新求职资讯 > 汉制造业人力状况分析

 

    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显示,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27.5%来自于制造业,全市纳税十强企业全部是工业企业,从而使武汉制造业供求异常活跃,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人数的33.9%。

一、武汉市制造业人力资源供求现状与特点

(一)由于诸多因素的叠加,武汉制造业供求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需求总量攀升。从近五年的市场供求情况纵向看,第二产业中制造业需求人数及需求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前五年比,今年1-3季度需求总量高于08年全年16538人,35.54个百分点;从今年职业供求状况横向比,1-3季度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共登记用工需求岗位358715个,其中,制造业63067个,仅次于住宿和餐饮业,占总需求的17.58%,是我市用工大户。

二是供给缺口较大。今年三个季度环比可以看出,由于一季度在春节前后,制造业企业需工量猛增,缺口过万人,求人倍率达到1.50;二季度开始,随着各项应对措施的显现、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逐步上升及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供给缺口才有所缓解,下降至5000、2000,求人倍率也逐渐下滑至1.38和1.27。1-3季度求职人数268420人中,仅44557人愿意从事制造行业工种,总缺口近两万人。

三是需求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制造业需求岗位可分为五种:管理岗位、技工岗位、高技术专业人才、后勤人员、生产线普通工人,其中绝大部分企业缺工都是生产线普通工人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据今年1-3季度统计,求职登记这两类职业的虽有90312人,但他们中很多不将制造业作为自己的首选择业项。尤其是裁剪缝纫工、机械冷加工、纺纱人员、生产操作工等岗位求人倍率最高达到了3.46,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中有4项属于制造业。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技能等要求情况看,96%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年龄作了明确要求,这之间仅45岁以上的岗位能与求职者年龄结构平衡,占岗位的10%,其余年龄层次的岗位均有缺口。

从性别结构看,88.43%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性别有要求,其中男性需求大于女性需求7.75%,与求职情况相比,虽然如源兴汽配等企业在招女性缝纫工、纺纱工等工种上犯愁,但男性比女性缺工情况更为明显。

从文化程度和技能结构上看,制造业大部分岗位虽只需职高、中专、技校以下的文化程度,但劳动技能上的欠缺却导致了部分求职者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制造业求职人群中具有职业资格的占38%,比用人单位对录用人员职业资格有要求比重(47.4%)低9.4%。

四是从业队伍不稳定。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员工流失率偏高。多数企业新招员工经实习、培训后,流失率达3%以上,少数企业流失率近10%;而这些企业新职工工作一年后流失率均超过10%。且80%以上的企业流失的是一线员工。

(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在供求状况数据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电话沟通、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抽取了300余家制造业企业的用工信息,综合分析认为,我市制造业供求状况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制造业发展迅猛,需求量大。尽管近几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影响,但我市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批以钢、车、光机电、药化工等重点产业和纺织、食品、造纸及包装印刷等优势行业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钢三冷轧和三硅钢、东风本田一厂改扩建、神龙二厂、武石化800万吨炼油改造、富士康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在武汉建成投产,80万吨乙烯、神龙三厂、东风本田二厂、武烟搬迁改造、天威新能源、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武船双柳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用工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每年一季度春节前后,是招工的高峰期。平均每天在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招工5000人以上。不仅仅是大企业,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订单增加、生产扩大等原因,今年用工量也骤增。

(二)求职者择业观念改变。从调查情况来看,制造业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种主要集中在一线操作工、熟练技工和高端研发/管理人才,尤其是一线普工及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原有技工人才随企业改制、自然退休、下岗转业而流失严重。在木兰纸业,一线操作工、电工和钳工缺口相当大,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中联药业用工缺口主要为技术工和营销人才。

二是武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不能随市场变化而调整,学生期望值过高,往往希望体面就业,从事白领之类的工作,不愿在制造业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内就业,对就业稳定性、企业规模、发展前景要求比较高。

三是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已基本城市化,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较高。他们往往个性独立,十分看重工作环境及享受待遇,而一些企业相对应的条件,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造成这些人频繁跳槽和流动。他们的择业误区,不愿学技工或从事制造业。以上三种因素叠加,造成了制造业青黄不接,出现技术断层。给企业的培训、生产等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三)市场竞争加剧,造成人员流失严重。武汉作为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待遇要求高。但受职业技能、物价等因素使劳动力向发达城市转移。尽管今年以来,许多企业为了招纳和留住员工,虽采取了增资等措施,但涨幅一般在8%左右,低于全市平均增幅,岗位的吸引力不大,出现边招人边流失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用工缺口。

同时,部分制造业企业在管理上不规范,甚至没有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与就业人员期望值仍有一定差距,导致企业招工难和留人难,劳动力流失,不愿从事制造行业。根据对2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来看,流失人员多集中在劳动强度较大的一线普工。且统计表明,企业效益好、管理规范的企业员工流失率仅在2%左右。

二、对策建议

解决制造业用工短缺问题,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课题。需要包括政府、学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及求职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政策扶持、利益引导、市场调配、社会给力的措施与对策,才能促其好转。建议从以下方面支招鼓励:

(一)实行倾斜政策,鼓励职业和技工学校扩大技工招生规模。招工难,归根结底,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即缺乏大量合格劳动者。必须加大农村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缓解制造业企业对于技能人才的用工需求。

(二)改善用工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招工难是结构性的用工短缺,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工资待遇普遍不高,用工环境差,企业难以留住员工,因此,解决的关键还是要靠企业。企业要在提高职工待遇和社会福利、生产环境等方面加以提高和改善,具体要在拓展招聘渠道、降低用人门槛、改善用人结构、规范企业用工、加强技改力度、改善劳动条件、构建企业文化、搭建对接平台、用好用足用活相关政策等九个方面着手,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营造良好口碑,寻求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拓展制造业用人渠道。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借助联通全国公共招聘信息网的东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职业供求信息的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及时准确反映劳动力供需状况,构建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和“就业网上办事大厅”,引导企业合理用人和劳动者合理择业,促进劳动者与企业岗位信息之间实现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缓解供需矛盾。

(四)用激励机制,调整制造业用人结构。解决制造业技工人才招工困难问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激励机制,能让高技能专业人才在企业有所图、有所求、有所成。企业可以采取激励机制挖掘内部潜力,如在精神上,通过加大评先、劳模的比重,让专业人才发挥才华,并对此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实行利益机制分配,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从而招的近,留得住,有前途;或送优秀人才通过深造、学习,提高他们职业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出员工为企业奉献的激情,才能让广大员工真正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广水人才网(整理编辑)  更多请查看广水求职网 广水招聘网 www.0722gs.com

温馨提示:以上资讯来自互联网,如果有侵犯版权请电话联系我们广水人才网,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广水人才网不对该资讯信息的任何真实性负责。广水人才网,广水人才市场为广水提供更好的人才招聘服务。
广水人才网简介  |  会员服务  |  法律申明  |  广告报价  |  客服中心  |  留言反馈  |   帮助中心 |  求职防骗技巧
广水人才网电话:0722-6234578 0722-6234808      客服电话/传真:0722-6234578 0722-6234808      客服QQ:(24小时在线服务,不分节假日)
服务热线:0722-6234578 0722-6234808      版权所有©2006-2021 广水人才网    备案号:鄂ICP备09003029号-5        欢迎您光临广水人才网,广水人才市场技术支持:清华网络    
www.0722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