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有巧合。
18日,南航湖北分公司成立20周年,武汉另一家基地航空公司东航武汉公司同样迎来10周岁“生日”。
南航、东航与国航,为我国三大国有大型骨干航空企业,20年来相继在武汉设立基地子公司,形成“三雄争霸”局面。
这也令武汉成为继北京后全国第二座集三大航基地航空公司于一地的城市。
所谓基地航空公司,是指将所在地作为一条航线运营中心,及办公、后勤、物流所在地,相当于一支球队的“主场”。
民航人士介绍,一座机场要成长为枢纽型航空中心,必须以基地航空公司为依托,其业务量一般要占到整个机场业务量的一半以上。如美国美利坚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的航班数各自占其所在枢纽机场的73.5%、60.8%和52%以上。
南航湖北分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基地航空公司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网络化运营,形成“客流波”。以南航大本营广州为例,每天南航遍布全国的数十家分公司,源源不断地将各地客流输送到广州。而南航再将所有中转乘客,集中起来,转乘大飞机统一出港,飞向世界各地。“大部分航班都掌握在基地航空公司手中,就可以集中到达,集中出港,形成一道道客流波浪,效率最高”。
而目前武汉航空业的目标,就是打造全国重要的门户机场和中部地区国际航空枢纽。在此过程中,基地航空公司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也正因为如此,湖北、武汉尤其注重基地航空公司的打造。除与南航签订框架协议外,今年4月,武汉市政府还出资重组东航武汉公司,增持股份,要将其打造为支撑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建设的主力型基地航空公司。
据规划,“十二五”末期,东航武汉公司机队规模总量将达到30架以上、国际航线不少于20条,公司年旅客运输量将达到700万人次、年货邮运输量将达到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