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旱情在哪里出现,党旗就在哪里树起,党员就在哪里奋战。该市各地各部门成立了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抗旱突击队369个,日夜奋战在抗旱第一线。
李店乡是旱灾重灾区之一,中小学校师生用水出现困难,一度有停课的危险。该乡组织抗旱突击队为学校挑水送水,解决了师生的吃水问题;吴店镇抗旱突击队在参与抗旱工作的同时,还积极组织企业和帮扶单位向灾区群众捐款,支援抗旱救灾活动。市“三万”工作组在 “三万”活动圆满结束后,班子不散,人员不变,就地转为抗旱工作队,帮助农民抗旱救灾。
5月24日,广水电力、水利等部门抗旱突击队进驻高干渠泵站,维修设备,日夜赶工。6月2日,高干渠泵站首次启动三级提水,输送到长岭、骆店、陈巷等乡镇,沿途灌区各乡镇、各村组的抗旱突击队闻讯而动,顶着烈日巡渠查水,忍着蚊叮虫咬照水分水,及时排解用水纠纷。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抗旱一线,党旗在飘扬,党徽在闪耀,党性在升华。在受灾严重的村组,在用水困难的学校,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抗旱救灾最前线,找水源,挖沟渠,用“白加黑”、“5+2”的工作精神,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陈巷镇经强村人畜饮水发生困难,村民被迫卖掉大牲畜,5月底,全村卖得只剩下两头水牛。面对不断恶化的灾情,村里组织起了抗旱突击队,在村支书陈宗义的带领下,依靠肩挑背扛的方式,四处找水,挖井取水,终于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
在关庙镇大山村,党支部书记李自强和他带领的抗旱突击队,经过20多天的奋战,打出了该村的第一口深井。6月7日,深井顺利出水,解决了3个自然湾200多人的饮水问题。
据不完全,截至目前该市党员干部走访群众32320人次,帮助群众挖井2000余口,为饮水困难群众送水20000多方,投入抗旱资金5000余万元,投入抗旱设备20000余台套,提供抗旱志愿服务12865人次,解决实际问题1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