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向面试官讨教这道面试题的回答要旨。面试官告诉他,“携带物品的先后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9个人的讨论,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理解、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甚至为人处事,等等。面试官正是在对这一过程的观察中,物色到适合公司所需的人才。
这位面试官所考察和看重的,其实是求职者的“软实力”。有资料介绍,参照国外的能力分类,软实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35种基本能力,涵盖了一个国家所有能做的1000多个职业。目前,用人单位不只是看重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他们“软实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3972个企事业单位中,73.8%的企业在对员工职业技能评估中,把包括交流、有效写作等能力在内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同等对待;而8万多名已就业的被调查大学生中,大约每3名毕业生中就有1人因工作能力缺乏而失去工作。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转化为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软实力”来铺路搭桥。当前,亟须着力提升求职大学生的“软实力”,以使他们的自身条件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适应,这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要求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学好专业知识,不能只是盲目出击四处撒网求职,要有意识地及早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培养、锻炼自己的“软实力”;也需要高校在日常教学当中,以及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用适当方式将“软实力”内容融汇进去,使大学生在求职时未雨绸缪,不再为“软实力”所累。
来源:广水人才网(www.0722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