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信息交流与强化部门联系相结合,扩大审计影响力。制定信息宣传奖励办法,积极引导审计人员撰写审计信息、经验交流、理论研究,踊跃向审计专业媒体、政府网站等投稿。建立部门联系人制度,推行经常性工作联系机制,实行主要领导抓全盘,分管领导联系面,业务部门对口联系,一线人员一对一的联系方式,实现信息畅通,信息共享。
二是加强审计整改与推行行政问责相结合,提高审计成效。把查处问题、推动整改与促进公开统一起来,对查出的问题分清责任,落实整改主体,提出整改期限,公告整改结果;建立审计约谈机制,促进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建立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加大审计分析力度,挖掘审计成果,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和分量,做到重要信息随时报,综合信息定期报,阶段性工作经常报,真正把审计成果转化为服务成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作用。
三是作风建设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增强审计软实力。积极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重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活动。以创建省文明文明单位为抓手,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大力弘扬湖北审计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审计法律知识竞赛、读书品书等系列活动,打造学习型机关,展现审计风采。
四是强化用优导向与优化考核办法相结合,提升审计能力。坚持以德为先,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建立重大审计项目成果激励机制,增强评先评优实际效果,优化干部评价考核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成长环境,提振审计人员精气神。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标,打造更多的“四手”人才,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增强他们“会查、会讲、会写”的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