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台维权:酒是假的,公款是真的
-
来源:广水人才网 添加时间:2012-05-08 浏览次数:1516 次
-
为遏制假酒泛滥的现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已组织茅台、五粮液等首批8家白酒企业对外承诺,将向公众公开真酒的销售渠道、网点和供应量等原本“机密”的信息;公开假冒产品查处情况。
茅台酒有着无数“专供、特供、政府用酒”的标签,官方的背书为它成为“国酒”做了一个绝佳的广告。但直到近日,茅台集团宣布,茅台专供、特供酒已停产召回;市面流通的均属假冒产品,一时之间引起无数人惊呼。但这原本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贵州省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白酒工业加快发展,茅台酒产量突破2万吨,规模以上白酒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6.4亿元,增长48.5%。”。而2010年全国茅台酒消费量达20万吨,如此推算,市场上90%的茅台都是假酒。
但这丝毫不影响国人,特别是其主要消费群体官员和商人们对茅台的追捧,北大博士冯军旗曾写论文揭露中国基层公务员关系网,文中提及基层官员赵先进(化名)表示“有领导在就一定要喝酒,喝茅台就是因为茅台贵,但是喝到真茅台不容易,明知道是假的也得喝下去。”
茅台有真假,可官场酒经却是真。或权力寻租,或跑官要官,或跑部钱进,概莫如是。“有多大酒量就当多大官”,“领导随意,我先干”,当酒场成为官场游戏的平台,茅台的真假还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吗?
所以,茅台酒或许有假,但公款消费无疑是真。这一场打假秀,在没有真正摒除公款消费的土壤之前,是不可能有实际效果的。茅台是公款消费的受益者,因其需求远大于供应,所以假酒不至于给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国酒的身价也在消费群体的追捧中日益见涨,跻身奢侈品的行列。公款消费者们,则既享受了茅台的奢侈和尊贵感,又在酒桌上联络了感情,完成了工作。至于普通消费者,因为他们没有资格与能力进行消费,所以,在茅台的眼中,“普通消费者不是茅台的主要消费群体,所以茅台的定价不要受社会舆论左右。茅台要继续细分市场,成为劳斯莱斯式的世界级奢侈品牌,将中国的白酒文化传播到海外。”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朱光明指出,当前公务接待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许多地方,领导干部几天没有饭局就“馋酒”,工作没有精神。还有的地方,一些领导70%的时间都花在酒桌上,体力和精力都出现严重问题。“公务接待现在既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又是挑起官民矛盾的重要因素,必须赶快"刹车"!”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认为,公务接待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关键是因为公开程度一直不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如果公务接待一直不向公众公开,公务接待背后滥用的公权力就得不到有效制约,公务接待问题也将长久存在下去。
迄今为止,在这场共赢的游戏里,看不到受害者。只有纳税人,才是真正需要维权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