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市场总体形势
各类人才服务机构积极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工作,据统计,2013年1月至12月,采集样本中的湖北各类人才服务机构累计举办了现场招聘会883场,进场企业累计95311家次,招聘计划人数累计为1064303人次,进场求职人员简历累计数为1148281份。
采集样本中的各类人才网站当年累计登记招聘企业163883家次,招聘计划人数累计为1723485人次,当年活跃个人求职简历数累计为3542866份。
招聘计划人数累计值与求职者数量累计值二者的供求比为1:1.68。
(一)招聘形式与地区分析
由于招聘活动主要集中于上半年,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用人单位现场招聘提供的职位数减少了23%,网络招聘提供的职位数上升了37%,参加现场招聘的毕业生人数下降了27%,通过网络找工作的毕业生增加了3.5%。网络招聘日益成为人才市场招聘形式的趋势。据前程无忧武汉公司反映,不少在北上广深的湖北籍毕业生通过网络求职,部分用人单位还采取远程视频面试的方式直接录用人才。除武汉市外,宜昌、十堰、孝感、黄冈、黄石等地成为全年就业热点区域。
(二)对学历的供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需求比例变化来看,相比2012年,2013年用人单位对专科生的需求比例上升了2.47个百分点,本科生需求比例下降了0.92个百分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需求下降了1.54个百分点。说明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日趋理性。从求职者学历供给来看,相比2012年,2013年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求职者比例上升了0.23个百分点,本科生求职者比例上升了5.29个百分点,专科生学历求职者比例下降了5.51个百分点。说明我省求职者整体教育程度较去年有所提升。
2013年,人才供给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仍然突出,研究生、本科生求职者的累计数比例均大于企业对该学历的需求累计数比例。专科学历层次的需求比例均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及以上需求比例最低;
二、供求状况
(一)用人岗位需求纵向分析(对比去年):房地产类人员需求稳健增长,语言翻译需求总量增长幅度较慢。
在参照《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分类标准》(人办发〔2000〕108号)和征求部分人才服务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人才市场职业分类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人才市场习惯采用的职业分类名称,确定了24个职业类型。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分析,岗位需求前10位排名。
从2013年我省才市岗位需求排名结果来看,无论是现场招聘类还是网络招聘类岗位,排名上升的岗位中,房地产行业岗位需求上升幅度最大;排名下降的岗位中,语言翻译类岗位下降幅度最大。以下是对这两个行业岗位供求变化原因的分析,仅供参考:
1、房地产转型带动人才需求发生变化
2013年湖北省商品房额销售2790.32亿元,同比增长28.6%。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人口的增长,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行业随着产业转型带动了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从企业层面看,企业从有地有房就能盈利的阶段转变为规范化、规模化运营阶段,以2013年12月份随州市销售情况为例,随州碧桂园、金泰国际等7家房地产企业共成交了755套,占总成交量的89%。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阶段,为即将运作的新项目提前预备相应的人才团队,是保证新项目进度的先决条件,这在当前强调高周转的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房地产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在于:一是技术性人才需求数量力压传统的销售类人才,如造价、水电安装、土建工程师;二是品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才需求也有所提高,据智通人才工作人员介绍,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的,不是扩张的规模与速度,而是客户的满意度;因此优秀企业把握质量标准先要提升自己团队的力量,专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有预见地了解客户需求、超越客户需求,这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2、语言/翻译人才市场需求量总量上升但排名下降
语言/翻译人才从总量上看比去年增加了3.2%,但其增长幅度较低,因此相对而言排名下降最快。近年来,语言翻译人才不仅在应用在技术项目输入型行业中,也大量应用于文化输出型行业,如编辑出版行业。据省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介绍,高水平的对外翻译人才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翻译有很高的行业特殊要求,“懂翻译的不懂专业,会专业的不会翻译”的情况十分普遍,拿编辑出版行业的文学翻译为例,翻译者不仅需要对中国古今文学作品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有再创作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熟知国外读者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语言特点,更需要精通并熟练驾驭对象国语言,而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才极为短缺,这也是制约中国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出版的重要因素。我省作为文化大省,语言转化是传播效果的重要支撑,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外向型经济规模的扩大,省内对语言翻译类人才的需求仍有较大空间。
(二)求职者择业需求纵向分析(对比去年):
1、根据统计,人才择业需求前10位排名。
从2013年人才择业需求结果来看,营销类择业需求最高,其次是IT计算机和行政文秘后勤类,而新闻、法律、翻译类择业需求排名靠后。从求职者择业需求变化幅度来看,机械制造类岗位择业需求下降幅度最大,而技术工人择业需求上升幅度最大。以下对制造业和技术工人的择业需求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1)制造行业的用工需求满足度有待提升
从表3企业需求排行看,制造业用人需求上升3位;从表5看,求职者对制造业的择业需求下降8位。另据省经信委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上公布的有关数据,2013年,全省制造业完成投资8219.3亿元,增长26.7%,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90.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制造业中投资增速排前十位的行业是: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这都表明,企业转型升级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幅上升,但求职人数却没有相应跟上,用工需求满足度有待提升。
(2)技工类人才求职数量增多折射我省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一定发展
技术类人才择业需求旺盛表明相关技工类人员数量的增多,近3年来,我省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逐年稳步提升,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高职类毕业生数量增长情况。
(三)岗位供求横向比较(求职简历数与企业计划招聘人数相比):文科类岗位过剩率较高,食品快消及医疗服务类职业人员缺口较大。
对照企业岗位需求和人才择业需求,2013年,湖北才市过剩率前10位的职位包括:
注:过剩率=(求职者简历数-企业计划招聘人数)÷企业计划招聘人数。
过剩率前10的职位都是稳定、有好的发展前景、或有较好的薪酬待遇、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职位,由此也可以看出人才在择业的时候首先会考虑职位的稳定性、薪酬及发展潜力,这种需求造成人才简历集中到某几类的职位中引起较高的过剩率。此外财会、行政、人力资源在企业中都是需求量少且稳定性极高的职位,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这种特性也使过剩率近一步拉大,在排名中领先。
求职者想投身的岗位招聘数量稀少,不想从事的岗位招聘数量多但却不能满足人才的要求。缺口率排行前几位的职位都是市场需求量较大,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职位。但这类职位多发展平缓、薪酬相对偏低,不符合大多数人才的需求和期望。
三、薪酬状况
(一)薪酬总体分析:我省才市平均薪酬报价和人才薪酬期望对比,研究生薪酬水平走低。
综合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的统计情况,我省用人单位薪酬报价。
2012年企业对研究生的薪酬报价较上年下降4%,2013年下降幅度为6%,连续两年下降,另据各市州人才中心反馈的情况看,我省襄阳、宜昌、黄石等非中心城市需要的研究生数量2013年的满足率较低,但随着研究生工资水平在中心城市和其他市州之间差距的减少,研究生回家乡就业的意愿会有所增强。专科生由于在培养过程中更注重专业性和实操性,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并且随着我省大型产业园的不断增加,以及越来越多大型企业的落户,对基层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的加大,因此对专科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也近一步拉高了专科生的整体薪酬水平。
(二)按照各学历层次,金融房地产等职位领跑我省才市总体薪酬。
金融、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行业的高回报率引领了薪酬起薪排行榜。房地产行业是各层次学历薪酬期望最高的职业类型。近年房地产对人才的需求侧重于拥有专业领域资格证书、行业工作经验及项目经验背景的人才,对精通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法律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
2014湖北人力资源市场展望
2014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43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但我国经济仍处于发展机遇期,我省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以“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激光和智能制造装备”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以及以“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湖北省人才中心、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场处、湖北省人才科研所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